原文連結:Areas to Watch
*可能需要訂閱
*可能需要訂閱
- 後天全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 cells)
這是我們去年選出的本年度最佳突破,它是將成人的皮膚細胞重新設定,使它有能力被誘導生長成不同的身體細胞,也就是所謂的後天全能幹細胞,這個發現所帶來的可能性使得新的一波研究有如浪潮一般出現。藉著這個方法,研究者得以從病人身上創造出不同的細胞並測試它們生理與遺傳上的缺陷,當然也可以將它們用於新療法的測試上。科學家已經從第一型糖尿病患、帕金森氏症患者與其他眾多疾病患者身上製造出iPS細胞。我們預期這個數字在2010年不斷有科學家投入下會繼續成長,並且在一些些幸運的幫助下,或許我們會對這些疾病有更深入的理解。
- 宇宙中的眼睛
一個以太空為基礎的高能物理實驗終於要被送上國際太空站了!它的名字是阿爾法磁譜儀(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 AMS)。它將會分析宇宙射線來尋找反物質、暗物質與奇子(strangletes)的存在。七月間,諾貝爾物理獎得主Samuel Ting領導開發AMS的跨國團隊將它送上太空。這個計畫原來預定在2003年就開始,但是卻因為哥倫比亞號的悲劇而延後了,原先人們認為它將被永遠擱置,但在2008年美國國要求太空總署將這個價值二十億美金的計畫給完成。
- 表現子組(exome)研究
在即將到來的2010年裡,科學家將會為數以千計的人細胞中能轉譯成蛋白質的DNA序列定序,希望能夠找到與疾病相關的新基因。
這一類的「表現子組定序(exome sequencing)」已經為我們揭開不少神祕的遺傳疾病的基因幕後黑手,在不遠的未來它或許也可以補足基因體關聯性研究(whole genome association study,它是一種用DNA晶片來找出相關基因與指標的技術)的不足。雖然說基因體關聯研究在近年大為流行,但是它無法解釋許多常見疾病與特徵的遺傳。部分研究者認為在表現子體定序中或許可以找到較為少見的基因變異型,進而解釋這些現象,它們就像是生物學中的「暗物質」一樣等待被發現。
- 生物化學痛宰癌症?
在1920年首次被發現的癌細胞代謝的怪異現象會不會終於變成新療法的曙光呢?在分解葡萄糖時,癌細胞常不經由正常的耗氧細胞呼吸而選擇使用不需氧的糖解作用。干擾這個不正規的代謝模式已經成為最近的研討會上的熱門話題,同時至少有一家生技公司為此開張,也有為數甚多的臨床試驗正以它為基礎在進行。
- 下一代的載人太空飛行
新年到,該是除舊佈新的時候了。可是佈些什麼新呢?這還有得討論呢。美國現役的太空梭在長達三十年的服務後將在2010年九月封存,而美國總統歐巴馬則面臨選擇太空總署的下一代載人太空飛行器的重大抉擇。他的選擇包括沿用現有的戰神號(Ares)火箭設計、要求太空總署將現有可升級的飛行器升級,或是向民間尋求較為經濟的選擇。歐巴馬總統同時還需要決定未來十年內,太空總署的方針究竟是要重返月球呢?或者是登陸小行星呢?或者乾脆飛到火星的衛星上瞧瞧算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