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DEPRESSION MEDICATION MAY OFFER MOOD LIFT VIA PERSONALITY SHIFT
那些經常開給憂鬱症患者的藥物改善的或許不是他們的心情,而是使他們的個性變得略為光明。新的研究指出抗憂鬱用藥paroxetine(商品名為Paxil)對抗憂鬱最有效的途徑是先改變患者的兩項使他們易受憂鬱影響的性格特徵。
這兩種特質分別是神經質與內向,在先前的研究中都被認為與憂鬱相關。相對於服用安慰劑的控制組,那些服用Paxil的受試者在性格測試的分數中的這些性質有了相當大的改變。
來自西北大學的心理學家Tony Tang 表示這個差異大到即使我們將藥物影響憂鬱程度放入考量,仍然是顯而易見的。Tang的研究團隊發現,那些在四個月的Paxil投藥中經歷特別明顯的人格改變的患者,在治療後的一年內都表現出相當低的憂鬱再發率,這個結果發表在十二月分的概論精神學期刊上(General Psychiatry)。
Tang表示:「我們的理論是現代的抗憂鬱藥劑的作用方式有一部分是修正性格中可能在長程未來引起憂鬱的因子。」
就像許多研究者與臨床醫師一樣,Tang的團隊最初認為在專一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s,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治療(e.g, Paxil, etc.)中觀察到的個性轉變是憂鬱改善的一種呈現,但新的發現指出Paxil正是透過直接改變性格來處理憂鬱。
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家Andrew Leuchter表示:「雖然這是我所見過最大量的證據,指出性格轉變帶來抗憂鬱反應,但這仍然是個小規模的研究。」
「高度神經質」在標準個性量表(standard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上包括情緒不穩定以及經歷負面情緒的傾向;而「內向」指的則是少有社交活動、欠缺自信與正向心情。這兩種性格特徵都與腦中的一種名為血清素(serotonin)的傳訊者相關。Paxil和其他屬於SSRI類的抗憂鬱藥品的作用機制是使腦中可用的血清素濃度上升。
Leuchter指出,基於不明的原因,在三個憂鬱症患者中只有一個在服用SSRI類藥品時產生反應。當SSRI奏效時,患者會變得外向,並與他人締結較緊密的關係。
Tang的研究團隊針對年紀在18到70歲之間的240名受不同程度憂鬱所苦的門診病人進行研究,他們隨機指派其中的120名受試者服用Paxil,再讓60人接受每週的認知療法(cognitive therapy),最後的60人只接受安慰劑。在四個月的實驗後,其中34個受試者對Paxil(劑量配合個別受試者調劑)反應良好,而35個對認知療法反應良好的受試者則接受後繼一年的治療。對照組方面,接受兩個月的安慰劑之後,有31個受試者選擇改受Paxil治療。
在先前的發表中(3/1/2008,132頁,Science News),接受安慰劑的受試者的反應與使用Paxil與認知療法的受試者相去不遠,但在個性上,服用Paxil兩個月後,受試者展現出明顯降低的神經質,並且變得更為外向。相對而言,接受認知療法的受試者在這方面只有少量(moderate)的改變,而對照組則幾乎不變。
在69個對Paxil反應良好的受試者中,有23個的神經質程度大幅下降,在這23人中,只有8個人在後續追蹤裡又發生憂鬱現象,而那些神經質程度只有小幅改變者則大部分都在追蹤期中有憂鬱症復發的現象。
在認知療法組中,神經質程度的下降與復發率並沒有統計上的相關,因此Tang猜測在療程中出現的性格轉變可能真的是憂鬱改善的副產品。
假如這些新發現能被更大的樣本數與更多受試的SSRI所證實,一個富爭議性的可能性就此產生--是否應該拿能夠改變性格的抗憂鬱藥劑給那些內向或是神經質卻非憂鬱症患者的人服用?SSRI在這些人身上的作用從未被研究過。
--
所以當我很憂鬱的那段時間我很排斥去想藥物治療。問題是這樣的:「如果這麼不再憂鬱,那麼擁有不同個性的這個人是自己嗎?」
那些經常開給憂鬱症患者的藥物改善的或許不是他們的心情,而是使他們的個性變得略為光明。新的研究指出抗憂鬱用藥paroxetine(商品名為Paxil)對抗憂鬱最有效的途徑是先改變患者的兩項使他們易受憂鬱影響的性格特徵。
這兩種特質分別是神經質與內向,在先前的研究中都被認為與憂鬱相關。相對於服用安慰劑的控制組,那些服用Paxil的受試者在性格測試的分數中的這些性質有了相當大的改變。
來自西北大學的心理學家Tony Tang 表示這個差異大到即使我們將藥物影響憂鬱程度放入考量,仍然是顯而易見的。Tang的研究團隊發現,那些在四個月的Paxil投藥中經歷特別明顯的人格改變的患者,在治療後的一年內都表現出相當低的憂鬱再發率,這個結果發表在十二月分的概論精神學期刊上(General Psychiatry)。
Tang表示:「我們的理論是現代的抗憂鬱藥劑的作用方式有一部分是修正性格中可能在長程未來引起憂鬱的因子。」
就像許多研究者與臨床醫師一樣,Tang的團隊最初認為在專一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s,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治療(e.g, Paxil, etc.)中觀察到的個性轉變是憂鬱改善的一種呈現,但新的發現指出Paxil正是透過直接改變性格來處理憂鬱。
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家Andrew Leuchter表示:「雖然這是我所見過最大量的證據,指出性格轉變帶來抗憂鬱反應,但這仍然是個小規模的研究。」
「高度神經質」在標準個性量表(standard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上包括情緒不穩定以及經歷負面情緒的傾向;而「內向」指的則是少有社交活動、欠缺自信與正向心情。這兩種性格特徵都與腦中的一種名為血清素(serotonin)的傳訊者相關。Paxil和其他屬於SSRI類的抗憂鬱藥品的作用機制是使腦中可用的血清素濃度上升。
Leuchter指出,基於不明的原因,在三個憂鬱症患者中只有一個在服用SSRI類藥品時產生反應。當SSRI奏效時,患者會變得外向,並與他人締結較緊密的關係。
Tang的研究團隊針對年紀在18到70歲之間的240名受不同程度憂鬱所苦的門診病人進行研究,他們隨機指派其中的120名受試者服用Paxil,再讓60人接受每週的認知療法(cognitive therapy),最後的60人只接受安慰劑。在四個月的實驗後,其中34個受試者對Paxil(劑量配合個別受試者調劑)反應良好,而35個對認知療法反應良好的受試者則接受後繼一年的治療。對照組方面,接受兩個月的安慰劑之後,有31個受試者選擇改受Paxil治療。
在先前的發表中(3/1/2008,132頁,Science News),接受安慰劑的受試者的反應與使用Paxil與認知療法的受試者相去不遠,但在個性上,服用Paxil兩個月後,受試者展現出明顯降低的神經質,並且變得更為外向。相對而言,接受認知療法的受試者在這方面只有少量(moderate)的改變,而對照組則幾乎不變。
在69個對Paxil反應良好的受試者中,有23個的神經質程度大幅下降,在這23人中,只有8個人在後續追蹤裡又發生憂鬱現象,而那些神經質程度只有小幅改變者則大部分都在追蹤期中有憂鬱症復發的現象。
在認知療法組中,神經質程度的下降與復發率並沒有統計上的相關,因此Tang猜測在療程中出現的性格轉變可能真的是憂鬱改善的副產品。
假如這些新發現能被更大的樣本數與更多受試的SSRI所證實,一個富爭議性的可能性就此產生--是否應該拿能夠改變性格的抗憂鬱藥劑給那些內向或是神經質卻非憂鬱症患者的人服用?SSRI在這些人身上的作用從未被研究過。
--
所以當我很憂鬱的那段時間我很排斥去想藥物治療。問題是這樣的:「如果這麼不再憂鬱,那麼擁有不同個性的這個人是自己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