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良好的交班品質會改善病人結果並減少疏失。
交班,或者說「病人照顧的連續性」在醫師工時限制上一直是個問題。1989年,紐約州通過Libby Zion Law(住院醫師週工時不得超過80小時且不得連續工作超過24小時),有幾個州稍後跟進,直到2003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 (The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ACGME)將這個標準列為評鑑要求。因應工時的限制,醫院採行一些應對的措施,其中包括大夜制度 (night float system, *1)。
大夜制度降低了值班時的疲憊程度,並讓值班醫師自覺更能專心在病人照護上(*2),但在此同時由於大夜醫師對病人的不熟悉、大夜班醫師日夜顛倒的作息也使得他們無法參加晨間的教學活動,讓「疲倦的醫師和無知的醫師究竟哪個對病人來說比較危險?(*3)」的聲音逐漸出現。大夜醫師對病人狀況的不熟悉造成的危險同樣有證據支持:可避免的醫療疏失從原team照護的12%上升到26%(*4),但整體而言,研究的結果並不一致,也有研究指出大夜班制和工時的減少同時改善醫師的生活品質和病人得到的照護品質(*5)。
至少就目前而言,大夜制度對醫師的影響看起來是利大於弊,但病人安全的部分的疑慮也難以忽視,當中如何維持病人照顧的連續性是核心的問題。這個初步的結果讓人感覺不錯:標準化的交班系統有助於減少醫療疏失。
研究中所使用的交班守則 |
*1 Night float system:原則上是安排一群醫師專門負責夜班期間的病人照護,施行細節依醫院而有所不同。
*2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a night float system
*3 Night float – a plus or a minus
*4 Does Housestaff Discontinuity of Care Increase the Risk for Preventable Adverse Events?
*5 A 360° evaluation of a night-float system for general surgery: A response to mandated work-hours reduction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