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小小的昭和(*1)故事,記述那些生活裡普通到總是忘記的碎片:關於黏膩的夏天、關於西瓜、關於蟬鳴、關於颱風和停電、關於家庭那些瑣事、關於洋裝、關於年糕和晚餐。
可是這是一段昭和年間的回憶。所以也記述了二次大戰、記述了中日戰爭、記述了珍珠港、記述了轟炸和配給、記述了徵兵和原子彈。
而這又是一個在平成年間(*2)寫下的故事,對於讀者如我,二次大戰不是回憶而是歷史,整個年代是沒有氣味和聲音的畫面和文字。
--「那是東京還充滿東京風格地活潑著的最後一年,街上飄揚著慶祝南京陷落的氣球,百貨公司紛紛展開戰勝特賣會。」
--『感覺真是糟糕。不是發生了南京大屠殺嗎?東京卻興高采烈的辦著特賣。』
--「看著報紙上南京勝利的消息,那時的我覺得光明的未來就在眼前。回想起來真是可笑。」
用戀曲當軸線敘述時代的故事是很平實的作法,我對於這樣的故事總是沒有抵抗力。姨婆跟男孩今古交替的對話也是常見的節奏控制方式,但是男孩的歷史巨觀視角和回憶的第一人稱的巨大對比讓這個手法變得很漂亮。
分鏡上搖鏡和變焦都偏少,畫面的構成像是話劇,讓角色在舞台上進出。
一面看著電影,一面不停想起風起。是時代的關係?或者是因為彌漫全劇的淡淡無奈感的關係?片尾工作人員名單出現時才意識到:「啊,是久石讓的關係。」
*1:昭和年間: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日本年號。
*2:平成年間:1989年1月8日,日本年號。
可是這是一段昭和年間的回憶。所以也記述了二次大戰、記述了中日戰爭、記述了珍珠港、記述了轟炸和配給、記述了徵兵和原子彈。
而這又是一個在平成年間(*2)寫下的故事,對於讀者如我,二次大戰不是回憶而是歷史,整個年代是沒有氣味和聲音的畫面和文字。
--「那是東京還充滿東京風格地活潑著的最後一年,街上飄揚著慶祝南京陷落的氣球,百貨公司紛紛展開戰勝特賣會。」
--『感覺真是糟糕。不是發生了南京大屠殺嗎?東京卻興高采烈的辦著特賣。』
--「看著報紙上南京勝利的消息,那時的我覺得光明的未來就在眼前。回想起來真是可笑。」
用戀曲當軸線敘述時代的故事是很平實的作法,我對於這樣的故事總是沒有抵抗力。姨婆跟男孩今古交替的對話也是常見的節奏控制方式,但是男孩的歷史巨觀視角和回憶的第一人稱的巨大對比讓這個手法變得很漂亮。
分鏡上搖鏡和變焦都偏少,畫面的構成像是話劇,讓角色在舞台上進出。
一面看著電影,一面不停想起風起。是時代的關係?或者是因為彌漫全劇的淡淡無奈感的關係?片尾工作人員名單出現時才意識到:「啊,是久石讓的關係。」
*1:昭和年間: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日本年號。
*2:平成年間:1989年1月8日,日本年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