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國將刪減健保給付以控制預算



Photo Credit: Gerald@Pixabay
為避免聯邦債務違約,民主共和兩黨聯手推動一件為期兩年的預算案,本案預期能讓聯邦政府在舉債上限之內繼續運作,但預算案中也將刪減健保(Medicare)給醫師的給付。

眾議院在10月28日通過預算案並交付參議院表決,本案延展聯邦政府的舉債權限到2017年三月,以處理今年十一月三日就將到期的債務,預算案內容也將內需與軍事支出上限提高八百億美元,預期如國衛院等近期經費不足的單位將會受惠,2011年通過的預算撙節案規正了原來的預算上限,而這次的預算鬆綁則預計在未來十年內還清並避免進一步的赤字。美國政府將採取的手段包括自2018會計年度開始出售緊急儲備中的五千八百萬桶原油。
 
除此之外,立法諸公又打算殺醫界這個有錢的豬公來紓緩預算上的窘迫了。預算案中包括延長健保總額緊縮年限一年,現在自2015年起至2025年,每年將會減少2%的健保給付。健保給付緊縮是2011年的預算撙節案的一部分,原先只進行到2021年,但國會數次通過延長案。根據眾院發言人新聞稿,眾議員尚布納(John Boehner)表示這次的延長能為國家省下140億美元。

醫師團體稱許執業場所給付的平等化

國會諸公喜愛的「砍健保救赤字」與醫療機構的利益有所矛盾。美國內科醫學會理事長韋恩萊利驚訝於眾議院再次延長給付刪減期,但他也在新聞稿中表示整體而言健保政策依然利大於弊,他認為醫療同仁仍然會予以支持。讓美國內科醫學會與其他醫療團體給予正面評價的新給付政策包括給予獨立執業者與院聘醫師同樣的給付。目前的Medicare給予醫院門診的給付高於獨立門診,而當醫院收購診所時,診所便成為「醫院門診部」,在原地工作的但改受僱於醫院醫師給付額便得以上升。美國內科醫學會與家庭醫學會都加入「執業場所給付平等化推動聯盟(the Alliance for Site-Neutral Payment Reform)」,他們主張給付上的差異會造成醫院有動機聘僱更多醫師、推高醫療支出、並危及臨床的獨立性。在新的預算撙節案中,不在醫院院區250碼內執業的醫師將會視治療內容而定,依一般Medicare給付標準或是外科中心標準給付而不適用醫院加給。這個給付制度的變更在2017年才會上路,並且基於信賴保護原則,在法案上路前就已在院區外執業的院聘醫師將不會受到給付制度改變的影響。

美國內科醫學會另外也對法案的兩項更動表示支持。其一是要求學名藥廠的藥價漲幅若超過通貨膨脹率,則政府將向藥廠徵收規費並投入Medicaid;其二是凍漲健保費(Medicare monthly premium)。預算撙節案受兩黨與白宮三方支持使得其過關機會非常之高,參議院必須在十一月三日前通過本案以避免美國將超過舉債上限的問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尿管水球考

Photo credit: Crystal Explosion via photopin (license)   那約莫是intern到一半的時候。記得那天我放尿管就要大功告成,隨手拿起換藥車上的空針想把固定用的水球打起來結束這回合的時候,碰巧路過的護理師一個飛身順手抄起空針: 「且住!你這針筒裡面裝的是……生理食鹽水吧!」   我定睛一看,啊呀,落在換藥車桌面上的空罐子果然是生理食鹽水,顯然是在抽的時候沒有專心。 「多謝女俠提醒,不過……那可以幫我抽一管純水嗎?我得扶著尿管,不太方便。」

文獻管理軟體:關於ReadCube, Mendeley, Papers有時還有其他

出發點 我家的文獻通常是這樣來的: 我有訂閱 Science 的 編輯精選 跟幾個與我題目有關的 關鍵字 實驗室平均來說每週會有一篇書報討論 臉書牆上看似有趣的玩意 它們會先成為瀏覽器上關不掉的分頁,過一段時間或是瀏覽器當掉幾次之後,心不甘情不願的搬家到下載項目,然後很多時候就長住在那兒,直到碰到比較無聊的演講開始整理時才會發現有些東西其實下載了五遍。 使用習慣 會在不同的裝置和系統上面閱讀 尋找一篇文的關鍵字通常是作者、期刊、跟內容的隨機組合 提到依稀記得的文章卻想不起來時會覺得很焦慮 從這幾點出發,對我來說特別重要的特質是 跨平台同步 、 全文檢索 (最好聰明點)、還有 執行速度快 。 除了這些之外,當然隨寫隨引的引用工具好不好用還有推薦文獻如何也有影響,不過就我來說為了配合協作,引用工具還是配合實驗室,反正也不是那麼頻繁的用上;至於推薦嘛,雖然廣泛閱讀是很重要啦,不過即使沒有推薦功能文獻資料夾裡也都充滿了不認識的孩子,我想推薦功能大半還是滿足屯書癖而已。 Endnote 老牌的文獻管理,作為和 Word 搭配的引用工具來說,除了厚重了點還有搭配追蹤修訂功能有點容易當機之外沒什麼大問題,最近的版本似乎也推出了跨平台同步的功能。其實它也能從 PDF 解析引用資料或是用引用資料尋找全文,不過 PDF 閱讀器相當陽春,我目前只有在寫東西時才會打開它,並不在上面閱讀。 ReadCub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和 Wiley 推廣得相當認真的閱讀器,界面上也算漂亮。在文章管理上使用看起來像資料夾但實質上是標籤的處理方式。它雖然有跨平台同步功能,但只有付費用戶才能使用。 我一開始對於它的擴展 PDF 1 功能很感興趣,但使用起來其實還好,因為我的領域裡有不少論文本來就會用超連結放引用,但它的閱讀器本身卻不支援 PDF 原來就有的超連結,所以常常發生這篇論文沒辦法擴展,但原來的超連結又不能用,只好複製下來 Google 去也。擴展變成一個偶爾方便一些,但大多時候添麻煩的雞肋存在。 除了不支援超連結,它的 PDF 閱讀器在我的機器上 2 字體的渲染也有問題,比起 Acrobat自家的程式,字硬是模糊了不少,快速瀏覽的時候也常發生往後翻去的那頁空白了兩三秒才出現的狀態。另

使用β-lactam類藥物時是否需要先做Penicillin skin test?:從醫學與法律探討

View image | gettyimages.com 這個問題應該困擾很多人很久,尤其是實習醫生們被雜事追著跑之餘還要記十五分鐘後要看結果,這根本是剛好會忘記的時間長度嘛! 所以說,除了各院的內規之外,從醫學上來看到底什麼時候應該要做Penicillin skin test?而從法律的觀點來看,每天Penicillin skin test真的能讓訴訟遠離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