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On Becoming a Scientist

Bruce Albert, editor-in-chief of Science


*It's a editorial on Vol.326 of Science




人常常是透過一連串在由那些有成就的科學家們指導的實驗室裡拜師學藝的過程,追求著「研究」這件事。我個人在科學上的導師是在哈佛大學的Jacques Fresco 和 Paul Doty,在他們那兒我不只學會了技術上的細節,也學習如何像個科學家一樣的思考。在試誤的過程中與兩位老師的帶領下,我學會如何認出真正重要的問題、如何批判性的思考、還有如何設計出有效的研究策略。由於人在科學界未來的成就大大的受到他早期的經驗影響,對於有志於科學的人而言,明智的選擇自己的導師是極為重要的,不過不幸的是,究竟什麼是「好的選擇」並不總是那麼明顯。在這裡,我以我過去的經驗為年輕的科學家們提供一些建議,或許能讓你們在這艱困的抉擇中更容易做出明智的決定。



比起學著如何以一個獨立的研究者身分來像探險家一樣擴展現有知識的邊境,求取博士學位本身反而沒那麼重要。我給研究生們的第一個建議是挑選一個由具有高科學成就與高道德水準的研究者所帶領的實驗室開始你的研究生涯。藉著徵詢那個實驗室的成員或是過去的成員的意見與聽取該領域中其他科學家的評價,我們可以得到極為重要的資訊。同樣重要的是找一個願意花精神在訓練學生成為科學家的導師。有時優秀的科學家會成為糟糕的導師。通常有成就的學者最多只能訓練十來個學生以維持富創造力、令人興奮而互助的學習環境。另外,有時在人數極少的工作團隊中追隨出色的新進教授會讓人得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就讀研究所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學習如何做研究,同時也為了找出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所在,想同時達成這兩個目標就必須擁有創造新手法與想法的能力。在我的經驗裡,新手科學家通常只有藉著從自己設計的實驗中得到發現而建立起面對未知的勇氣。因此優秀的導師會提供適當的指導,以免學生花費時間在沒有生產力的工作上,但又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
讓他們能自在的創新並從錯誤中學習。

在我所擅長的生物領域中,新手科學家們通常會經過兩次拜師學藝的過程:一次是在攻讀博士學位的過程中;另一次是緊接著的博士後研究工作。在選擇博士後研究工作前,最好在心中有清楚的長程職業規畫。這個時期的科學家們應選擇那些與他們現有的技術互補的實驗室。舉例來說,在寫作博士論文的過程中成為一個熟練的酵母基因專家的博士可能會選擇一個蛋白體生物化學相關的博士後研究工作,並在將來整合自己在生化與基因學上的技術與知識來解決那些沒有太多具同樣能力的研究者的領域的問題。

當然,一個科學家的成功並不只需要技術,還需要有野心到設計針對那些重要而令人興奮的困難問題的研究方針、創新到敢於做出從未有人做過的嘗試。有無數可能的實驗方法,但只有極小的比例能得到真正值得的結果,做出正確的選擇需要大量的思考與創意,也必須要有冒險的勇氣。

資深的科學家有責任維持一個讓年輕科學家無論選擇什麼領域都有機會成功的環境。下一期的編輯的話將會提到確保那些追求將人生奉獻給研究的人的創新與冒險能有相應的回報的重要性,而一個新的關於科學工作的專文系列則著重在與一群勇敢的科學家們,關於選擇學校、導師與研究主題的對話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尿管水球考

Photo credit: Crystal Explosion via photopin (license)   那約莫是intern到一半的時候。記得那天我放尿管就要大功告成,隨手拿起換藥車上的空針想把固定用的水球打起來結束這回合的時候,碰巧路過的護理師一個飛身順手抄起空針: 「且住!你這針筒裡面裝的是……生理食鹽水吧!」   我定睛一看,啊呀,落在換藥車桌面上的空罐子果然是生理食鹽水,顯然是在抽的時候沒有專心。 「多謝女俠提醒,不過……那可以幫我抽一管純水嗎?我得扶著尿管,不太方便。」

文獻管理軟體:關於ReadCube, Mendeley, Papers有時還有其他

出發點 我家的文獻通常是這樣來的: 我有訂閱 Science 的 編輯精選 跟幾個與我題目有關的 關鍵字 實驗室平均來說每週會有一篇書報討論 臉書牆上看似有趣的玩意 它們會先成為瀏覽器上關不掉的分頁,過一段時間或是瀏覽器當掉幾次之後,心不甘情不願的搬家到下載項目,然後很多時候就長住在那兒,直到碰到比較無聊的演講開始整理時才會發現有些東西其實下載了五遍。 使用習慣 會在不同的裝置和系統上面閱讀 尋找一篇文的關鍵字通常是作者、期刊、跟內容的隨機組合 提到依稀記得的文章卻想不起來時會覺得很焦慮 從這幾點出發,對我來說特別重要的特質是 跨平台同步 、 全文檢索 (最好聰明點)、還有 執行速度快 。 除了這些之外,當然隨寫隨引的引用工具好不好用還有推薦文獻如何也有影響,不過就我來說為了配合協作,引用工具還是配合實驗室,反正也不是那麼頻繁的用上;至於推薦嘛,雖然廣泛閱讀是很重要啦,不過即使沒有推薦功能文獻資料夾裡也都充滿了不認識的孩子,我想推薦功能大半還是滿足屯書癖而已。 Endnote 老牌的文獻管理,作為和 Word 搭配的引用工具來說,除了厚重了點還有搭配追蹤修訂功能有點容易當機之外沒什麼大問題,最近的版本似乎也推出了跨平台同步的功能。其實它也能從 PDF 解析引用資料或是用引用資料尋找全文,不過 PDF 閱讀器相當陽春,我目前只有在寫東西時才會打開它,並不在上面閱讀。 ReadCub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和 Wiley 推廣得相當認真的閱讀器,界面上也算漂亮。在文章管理上使用看起來像資料夾但實質上是標籤的處理方式。它雖然有跨平台同步功能,但只有付費用戶才能使用。 我一開始對於它的擴展 PDF 1 功能很感興趣,但使用起來其實還好,因為我的領域裡有不少論文本來就會用超連結放引用,但它的閱讀器本身卻不支援 PDF 原來就有的超連結,所以常常發生這篇論文沒辦法擴展,但原來的超連結又不能用,只好複製下來 Google 去也。擴展變成一個偶爾方便一些,但大多時候添麻煩的雞肋存在。 除了不支援超連結,它的 PDF 閱讀器在我的機器上 2 字體的渲染也有問題,比起 Acrobat自家的程式,字硬是模糊了不少,快速瀏覽的時候也常發生往後翻去的那頁空白了兩三秒才出現的狀態。另

ImageJ (1.51f) 在Mac OS 10.12 (Sierra)中會因為權限管理而無法使用Plugin

問題描述: 在將下載後的ImageJ資料夾搬到應用程式資料夾中後,程式可以使用但Plugin功能表下的項目消失。 系統資訊: OS Version: Mac OS 10.12 ImageJ: 1.51f  JAVA Version: 1.6.0_65 according to About ImageJ 1.8.0_111-b14 according to Control Panel Memory Assigned: 2854k of 7000MB (<1 li=""> No error message 原因: Mac OS 10.12為了解決使用者權限管理的漏洞,在執行應用程式時會建立一個隨機路徑的唯讀資料夾並把.app複製過去在其中執行(Gatekeeper Path Randomization)。這個作法會讓某些需要呼叫其他檔案的程式無法正常作用。   在ImageJ上,如果在Image>Show Info功能表(或Command + I)中的「ImageJ Home:」後面的路徑的開頭是"/private",那就可能是Gatekeeper Path Randomization在作怪。   將執行檔從應用程式資料夾中複製到桌面(Option+拖曳)後刪掉原檔再把執行檔複製回去可以修正這個權限問題。 參考資料: Sierra and Gatekeeper Path Randomization Kind and timely support from Wayne Rasband (NIH/NIMH)